凤凰古城游玩攻略讲解

  • 时间:

沈从文故居 沈从文故居位于凤凰县城中营街10号,1902年12月28日沈从文诞生在这里。这是一所由其祖父沈宏富于清同治八年(1866)所建的四合院建筑。沈从文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1988年修葺对外开放。 故居前后三进房舍,间隔两个天井。天井两侧有厢房。前栋临街,五柱六挂穿斗式木结构,宽9.7米,进深6.8米。三间一明两暗,明间为大门过庭。天井宽50余平方米,铺红石板,院中置太平缸。 二进为正屋,一明两暗三间,比前栋略高大。明间为堂屋,暗间为居室。堂屋后面一小天井,两侧厢房,一为厨房,一为杂物间。 房屋两厢为青砖斗墙,歇山式马头墙前后鳌头。屋内杉板印堂壁,六合雕花门,半腰花格窗。大门上为“沈从文旧居”匾额。正屋门楣悬有中宣部原副部长刘祖春书写的匾额“沈从文故居”。馆内陈列沈从文各时期的照片,多种版本著作,部分书稿手迹和珍贵文物。 熊希龄故居 熊希龄,字秉三,曾任中华民国国务总理。熊希龄故居座落在凤凰县城文星街熊家巷,2000年修复对外开放。 故居为旧式四合院,正屋一明两暗,两间偏厦,一间厢房,中间一个红石板铺就的院坪。正屋两侧为青砖封火墙,四周青砖院墙。整宅占地25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平方米。房屋构架为穿斗式,歇山小青瓦,木板壁,明间六合门和暗间窗户,全为雕花格扇,明清建筑风格。清同治八年(1869)农历六月二十五日,熊希龄诞生在这里。 故居大门上为全国政协副主席毛致用题写的“熊希龄故居”扁额,两旁悬着香山慈幼院校友会献的对联:“一生赤诚爱国盼中华振兴;半世慈善办学为民族育人。” 耳房内挂着毛泽东、周恩来、胡耀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熊希龄的评价论述。 堂屋正中挂着熊希龄遗像,遗像下安放香山慈幼院14名校友于2001年10月献铸的熊希龄半身铜像。像高51厘米,宽35厘米。两旁悬挂熊希龄亲书的对联:“意气消磨群动里;形骸变化百年中”。二门为蔡元培先生所赠“宦海倦游还山小试慈幼院;鞠躬尽瘁救世惜无老子军。”对联。 厅内还有民国二十五年(1936)8月5日熊希龄主持二次全国慈幼大会时,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的题词:“濯濯佳禾,滋培秀实;拱把梓桐,养成百尺。恻隐之心,惠鲜之德;宏此仁施,保种强国。” 正屋两暗间悬挂着熊希龄的各种照片,陈列了熊氏一家用过的桌椅、文具及其他普通家具。 凤凰古城博物馆 凤凰古城博物馆坐落在凤凰古城道门口,占地面积达1600多平方米,集古城博物馆、陈宝箴世家为一体。博物馆为原陈宝箴世家的百年老宅,他一家三代都曾在此生活,馆内陈列了陈宝箴的后裔向博物馆捐赠的家族历史文化遗产、遗物、遗照、图片、资料、著作、文献等。向人们展示了先贤们与凤凰结下的不解之缘和他们辉煌的人生…… 沱江泛舟 沱江河是古城凤凰的母亲河,她依着城墙缓缓流淌,世世代代哺育着古城儿女。坐上乌蓬船,听着艄公的号子,看着两岸已有百年历史的土家吊脚楼,别有一番韵味。顺水而下,穿过虹桥一幅江南水乡的画卷便展现于眼前:万寿宫、万名塔、夺翠楼……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悠然而生。 沱江的南岸是古城墙,用紫红沙石砌成,典雅不失雄伟。城墙有东、北两座城楼,久经沧桑,依然壮观。 沱江河水清澈,城墙边的河道很浅,水流悠游缓和,可以看到柔波里招摇的水草,可以撑一支长篙漫溯。沿沱江边而建的吊脚楼群在东门虹桥和北门跳岩附近,细脚伶仃的立在沱江里,象一幅永不回来的风景。 杨家祠堂 杨家祠堂座落在凤凰古城东北部的古城墙边。太子少保、果勇侯、镇竿总兵杨芳捐资修建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是杨氏家族看戏、祭祀、议事和执法的场所。戏台为单檐歇山顶,穿斗式结构,高16米,面阔7米,进深8米;檐下如玉斗拱,台柱雕龙刻凤。正殿为抬梁式建筑,山墙为猫背拱,分为一明二暗三间。两边配有厢房。杨家祠堂设计精巧,做工精细。窗户、门、檐饰件均系镂空雕花,整体建筑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很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万寿宫 万寿宫又名江西会馆,座落在风景秀丽的凤凰东门外沙湾,是在凤凰做生意的江西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所建。咸丰四年(1854年)杨泗在西侧建遐昌阁;民国十七年(1928)又在大门北侧建阳楼。 万寿宫形成建筑规模宏大设计精巧独特,雕琢玲珑剔透的建筑群落。紧靠大门与高大门楼连为一体的,北有阳楼,西有遐昌阁。大门内9级台阶之上凌空矗立正厅,而后是正殿。正殿右侧有肖公殿,晏公殿,财神殿以及厨房、斋房;左侧有梅廊、天符、雷祖殿、轩辕、韦陀、观音殿及客厅。4000多平方米内矗立殿宇、房舍20余间,或飞檐翘角或回廊游转,或卧龙啸空,或奇兽驰地,可谓是殿宇楼台荟萃,建筑艺术大观。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陈渠珍在万寿宫开办湘西农村银行的印钞工厂,后又设立过"凤、麻、泸三县剿匪指挥部",还在此办过织布厂,设过小学。建国后在此设过粮店。历尽沦桑,万寿宫大部分殿宇或改建或拆除,已无复旧日之繁华。仅高大门楼、正殿尚存。透过正殿,仍可联想万寿宫昔日风采。 崇德堂 崇德堂位于凤凰古城内,始建于1884年,为当时的凤凰首富——裴守禄古宅。裴守禄是江西丰城人,16岁时来到凤凰做生意,凭着自己的聪明与智慧建立了自己的商号“裴三星”,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成为了当时凤凰城中的首富。崇德堂总面积622平方米,分为上下两层,第一层陈列有石雕、木雕等展品;第二层为主人与家属的住房展示。 虹桥 虹桥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横卧于沱江之上,是凤凰古城著名的景点之一,壮观俊美,集景点与旅游购物为一体,距今有600多年的历史。桥上风雨楼在文革时被毁,现有风雨楼为2000年根据原貌进行修复的。传说,虹桥所处的位置为凤凰龙脉龙颈所在地,在明代前,沱江水绕龙脉而流。后来有人向明太祖朱元璋密告说凤凰有龙脉,将来可能有人出来问鼎中原、争夺天下。朱元璋大怒,找来湖广布政的地图,在上面一勾,意为斩断龙脉,从此沱江河改道直流。 朝阳宫 朝阳宫原为陈氏宗祠,位于凤凰古城内西门坳。民国四年(1915),由乡绅陈炳、陈开藩发动族人捐资修建。民国十二年(1923),湘西巡防统领陈渠珍又率族人重修,是县境修建最迟、至今保存最完好的祠堂建筑。 朝阳宫占地540平方米,近代四合院建筑。有戏台,左右裙房、包厢、正殿、厨房等14间房屋。中间是一个大院坪,方整紧凑,精致典雅。 大门外墙为铁红色砖牌楼,拱门上方镌刻新命名的“朝阳宫”三字,两旁对联:“瑞鸟起蓬蒿,翼搏云天高万里;嘉宾莅边隅,眼观楼阁总多情。”两厢墙面各有6幅堆塑的民族特色浓郁的山水花鸟画。 穿过作戏台的大门楼,就是宽约270平方米的四合天井,通道以红石板铺砌,两侧栽种各色花草。往上为正殿,一明两暗三间,明间大厅,门周呈圆拱形,饰以木雕冰纹花格;暗间前壁为通间雕花格扇。正殿建在1.2米高的台基上,三面青砖封火墙,前面有2米宽走廓,外沿一道朱栏,往下9级台阶至院坪。两侧厢房各长10.4米,进深2.4米,上为包厢,下为游廊。 大门楼上戏台,与正殿相对。台高2.4米,顶高7.6米,台上宽5.2米,深5米。台正面壁上彩绘福禄寿三星;顶棚9格藻井,中格彩绘蟠龙,其余为戏曲人物:三国故事“古城会”、“三英战吕布”等8幅。周围斜顶彩绘牡丹、荷、梅、菊等四时花卉。台口上方是“观古鉴今”四个大字,两侧台柱有对联:“数尺地方可家可国可天下,千秋人物有贤有愚有神仙。”台顶重檐青瓦,飞檐翘角;檐下三层斗拱,正脊两端塑鸱吻,当中彩瓷葫芦宝顶。 上世纪80年代初,修葺对外开放。也是地方戏曲阳戏、傩堂戏、辰河高腔等演出和书画作品展览的地方。 北门城楼 北门城楼(又名璧辉门)位于沱江南岸,与古城墙同筑于清康熙五十年(1715)。久经沧桑,伟然屹立,与北门码头构成凤凰古城标志性建筑。 北门呈长方体拱形门洞,宽3.4米,深7米。门洞外高3.5米,内高4米,有铆钉大铁门两扇。城门用紫红砂石砌成,门上方有三国人物和怪兽等浮雕,雕工精美,栩栩如生。城楼为砖瓦结构,上有8个炮口,与两翼6米余高城墙连成一体,可御敌防洪。登楼可览沱江景色。 南华山神凤文化景区 南华山神凤文化景区是中国首个凤凰文化全体验景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整体以中华7800年凤凰文化为主题,匠心独创亭、台、殿、阁、廊、柱、桥、楼等蕴藉凤凰文化元素之古建筑及主题场景,精炼凤凰神鸟的十八神性,密集、形象、丰富地进行了展现。景区涵盖凤竹林海、有凤来仪、凤缘亭、引凤桥、百鸟朝凤、九九神阶、神凤殿、凤凰座、十八神性图腾柱、凤凰纪、醴泉台、五德门、凤凰物语、放生台、乘风栈道、鸟语林等十多处主题景点。景区核心圣地神凤殿,据《山海经》典载之预言,尊奉中华古凤神祇,供世人观瞻敬拜。并再现“见则天下安宁”凤图腾主题朝拜仪式,以弘其和美祥瑞,见者安宁。凤凰台上凤凰游,此台为俯览凤凰古城胜景至妙之处。玉氏山房、沱江跳岩、虹桥、万名塔等特色景点尽敛眼底。萧史弄玉,神仙眷侣,吹箫引凤,世所乐道,故此索桥名曰引凤桥。凤凰神鸟非梧桐不栖,桥侧挺立数十株梧桐,寓意栽得梧桐引凤来。桥全长80余米,索桥之下,修竹篁篁,幽深可观。索桥之上,可汲取天地灵气,畅饮山林清息。古树林列,人游画中,云缭雾绕,宛若遁入仙境。 凤凰古城 凤凰古城,即县城所在地,建在群山环抱的河谷平地。东是青龙山(八角楼),北有擂草坡、喜鹊坡,西为青云山,南依国家级森林公园——南华山,城中还有孤峰突起的东龙山(奇峰寺)、与南华山相连的观景山。形成“城在林中,林在城中”之奇景,故有“青山抱古城”之美称。 古城由核心区、协调区和新城区三部分构成,城内自然人文景观融为一体。由龙塘河、乌巢河交汇而成的沱江,经古城往东泻入武水。近城处河谷较宽,水流较缓。河水四季长流、清澈见底,沿河筑有水坝、水渠,建有水车、水碾、水轮泵、水电站。 北门码头为“沱江泛舟”起点,也是游人聚集之地。跳岩、石礅木板桥、“虹桥”、双曲石肋拱桥和钢筋混凝土拱桥记载着凤凰走过的历史。两岸夜景迷人,休闲观光游道绵延,十里垂柳倒影沱江。河沿有用长杉木条支撑的吊脚楼悬河而立,一排排雕花窗棂倒影水中,与往来穿梭的游船相映成趣。在吊脚楼里可凭窗浏览河上风光,在沱江河畔可饱览吊脚楼建筑的神奇。 东门外旧有“朗苑”之称的沙湾,在沱江最阔处。凤凰八景中的五景在此周围。曲水流觞,岸柳成行。这里是每年赛龙舟的地方,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故事。顺流而下1公里,便是从文大师魂牵故里、回归自然的听涛山。 穿过巍峨厚重的城门,进入浓绿淡彩簇拥中的一个城垣。倚青山,枕清流,城随山势起伏,垣依碧水曲绕。城不大而架构雄伟,布局精巧。始为土城,已有1320多年历史。因军事防御需要,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改建为砖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采用粗纹质坚的红砂石改扩建为石城,周长四华里。乾隆五十一年(1786)在西至北门扩建笔架城,建有炮台一座。城墙出土高3.7米,底厚3米,顶宽2.3米,城垛高1.7米,环城有5座城门楼,十余座炮楼、望楼。城楼命名东“升恒”,南“静澜”,西“阜城”,北“璧辉”。嘉庆二年(1797)西门外另扩建一圈城墙,增开一城门名“胜吉门”。经数次扩展城围,加修城楼和月城,与“苗疆边墙”浑然一体,构成严谨的军事防御体系。至1933年最后完成扩建,拆除西“阜城”门,改从西南开门,额曰“渠成”,又称新南门。1938年国民党政府下令拆除城墙、城垛,除为防洪所需留下从洪公井到水门口濒河一段外,其余城墙被陆续拆除。二十世纪50年代拆除新南门,60年代拆除南门,70年代拆除西门。城门楼仅剩“璧辉”、“升恒”两座。到2001年才修复了部分城墙城垛,又复建“阜城门”。 城内有街道20条,巷弄10条,多呈“十”字和“丁”字形,全是红石板铺砌,下有阴沟,构成完善的排水系统。由江西商贾所建的两条正街,为古时商业区,其屋宇毗连,三面风火骑墙,前店与后宅用高墙石门分隔,防火性能极好,具有典型的江西商业建筑格式。除几条商业街外,最堂皇的民居,是那时出身凤凰的众多将军们衣锦荣归后修建的公馆,高墙深院,八字门楼,鳌头飞峙,大多建成于清咸同年间,全是明清风格建筑。这些古建筑格局至今保存完好。 踏上平坦规整的红石板街道,两厢鳞次栉比的明清建筑、名人故居、文物古迹以及琳琅满目的传统风味特产,于赏心悦目之余,更令人发思古之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