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座“漂浮公园”将落地成都

  • 时间:

  在越来越发达的科技时代,很多建筑师已经不满足于建筑稳稳的建造在地面上,渐渐出现了建造在水面上的“漂浮建筑”。

  “漂浮建筑”的兴起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特别,还有它对环境的高效利用,特别是对地域面积狭小且靠海或者湖泊的地区,可以借此拥有更多可利用的建设空间。如今,我国的成都平原也即将打造一座漂浮公园,下面小编带大家一起一探真容。

  芙蓉岛公园

  成都芙蓉岛公园是国内首个集生态、文化、科技于一体的漂浮公园。

  设计师提出将为成都打造出一个可进入、可感知、可参与、可欣赏、可消费的城市滨水空间。

  芙蓉岛项目位于成都市高新区世纪城国际会展中心东侧,占地面积约42000㎡,其中水岸长度约4000m,绿化面积约29000㎡,桥梁面积约1100㎡,房屋建筑面积约2210㎡。

  项目设计着力将芙蓉岛打造成为“岛城一体,岛岸共筑”的新时代城市滨水空间。

  设计师将芙蓉岛和周边城市体系进行了有机的连接和业态的串联,在项目地原有的生态基础上,融入艺术体验,打造特色分区、融入艺术体验、创建多元联系以及运营商业业态。

  项目一共分为三个大区,分别是活力艺展区、生态秘境区、水岸风光区。

  水岸风光区

  1、艺展空间

  项目将在岛头建设以五岔子大桥为背景的展演空间,举办各类主题展演活动,结合桥梁形成舞台走秀及发布会场所。

  2、中和码头

  结合中和码头的设计,增设相应的配套服务建筑以及码头临时集市,形成新的消费空间节点。

  3、马蹄桥

  设计中的高低马蹄桥与二期商业区、水岸区串联,岛、岸、城三位联动,激发片区活力。

  4、水岸集市

  将临时集市、无人超市等业态植入,吸引多维客群,营造全时活力的消费场景。

  生态秘境区

  1、新增服务建筑

  在设计中,建筑与场地的起伏联动,形成一个移动的循环,丰富的游览观赏体验,整个景观显得生动趣味。

  2、岩石乐园

  在景观节点旁设置小型商业设施,改善园区商业设施。

  3、智慧云装置

  营造出具有鲜明造型特色和科技感、交互性的结构,增强艺术氛围,形成持久的吸引力。

  科学展示空间与雨园相结合,植入互动喷泉装置,形成集儿童娱乐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趣味空间。

  4、滨水步道

  调整芙蓉岛东侧护岸形状,形成更亲水的滨江步道,丰富整体水岸立面。

  5、迷雾森林

  保留现有树木,重新种植高大树木,为鸟类提供良好的栖息地环境。同时形成林下户外空间,营造消费场景。

  6、桥底空间

  设计充分利用桥下可用空间,对桥底进行艺术化处理,并增设可短暂停留的经营性构筑。

  活力艺展区

  1、岛头秀场

  该项目将在岛上建设以五岔子大桥为背景的演出空间,举办各种主题演出活动,并结合大桥形成舞台表演和发布会活动场地。

  2、下沉庭院

  设计师在充分利用岛上空间的同时,增加下沉空间。

  3、芙蓉花境

  成都被称为“蓉城”,市花是“芙蓉花”,而这个公园又称为“芙蓉岛”,所以在入口设置了芙蓉花境节点,强化芙蓉概念,同时丰富植物层次变化。

  国外漂浮公园设计案例

  哥本哈根群岛

  马歇尔·布莱克(Marshall Blecher)和Fokstrot设计工作室将“荒野和怪诞”的概念引入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在该城市的港口建立了一系列的浮岛。该非盈利项目为城市增添了新的空间试验原型,可供渔民、皮划艇爱好者、观星者和游泳者使用。

  2018年,首次公开的港口岛屿原型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木制平台的根部是一棵单独的椴树它使20平方米的五角形呈现出一个小公园而不是丢失的码头。

  这里甚至还举办了摄影展览,一系列讲座以及许多海边野餐来推广此项目。

  2020年,这里该项目计划再建设三个岛屿,并会在不久的将来建设更多的岛屿。

  岛上的“公园群岛”展现出充满奇思妙想的漂浮绿地,岛上种有当地特有的植物、树木和草,水下则是鸟类、昆虫、海藻、鱼类和软体动物的栖息地。

  该项目为快速发展的港口增添了新用途,不断变化的项目将在造船厂使用传统的木船建造技术进行手工建造。

  这些岛屿易于移动,它们将按季节在港口待开发和新开发的部分之间转移,以促进港口生命力和其他活力。

  此外新引入的绿洲暗示了一种适应气候变化的新型城市主义,其具有内在的使用灵活性且仅使用可持续采购和回收的材料。

  泰国Floating park

  浮船,是曼谷水域中一个熟悉的场景,但城市现代化之后,这种方式逐渐消失,设计师以此为灵感为人们创造绿色空间。

  在2018年曼谷设计周期间,设计师通过在船中填充土壤和树木来组装一个浮动公园。

  水上公园不仅旨在增加城市的绿色公共空间,而且旨在使人们重新与河水相连浮动公园网络,可以为曼谷市民带来各种各样的活动例如海滨公园,游乐场,运动场,城市农场展览厅,表演舞台,剧院和创意空间......包括可以在创造性环境中激发学习力的游乐场,可以种植农产品的微型城市农场,还有由彩色救生圈制成的艺术装置“云”,为船上的人们提供纳凉和休憩的空间。

  还有由16名摄影师组办的摄影展,记录了湄南河沿岸14个正在减少的水上社区。

  这个漂浮的公园是增加城市绿色空间的另一种选择,它可以使人们欣赏河流,并同时从中受益这也是游客参观河边壮丽景色,参观当地海滨社区探索泰国传统文化的平台。

  荷兰Recycled Park

  为了更好的解决塑料污染海洋的问题,荷兰 Recycled Island 基金会与奥迪环保基金会合作,花了近五年的时间在鹿特丹的一个港口用塑料垃圾造了一座漂浮在水上的公园—— Recycled Park。

  所有的原材料都是基金会的志愿者和学生花了一年半时间回收的塑料垃圾。回收后的垃圾经过分类将塑料垃圾挑拣出来加工成了一种特殊板材。然后将这些板材加工成了六边形的塑胶模块,这些六边形模块可以像积木一样拼接在一起,当组合一定大小的面积时就形成了一个漂浮公园!

  每个模块都可以填上土,种上花花草草。浮动的模块被一个个地用螺栓固定在一起然后停泊在港口。虽然不是填海造田但也算是拥有了更多的土地——

  填完植物后的模块在连起来以后,一个迷你小公园就形成了。它不仅有助于城市的绿化,还吸引来了很多的动物来这儿安家落户,这里逐渐成为了一些鸟类和昆虫等的栖息地。

  有的六边形模块被直接设计成了座椅,与公园的小路相连。你可以在这里喝杯咖啡,欣赏河边的风景。

  Merchant Square Floating Pocket Park

  2017年,英国帕丁顿商业中心运河旁向公众开放了一个漂浮的口袋公园。

  公园被视为一个参观景点打造成具有生物多样性,美学趣味和高质量的便利空间,并且有效利用水体仔细考虑现有元素,使之与周围环境保持凝聚力使历史悠久的建筑和滨水遗迹融为一体。

  设计师为场地提供了出色的功能和美学改进,并希望公园通过鼓励与水的互动来给市民带来惊喜,愉悦和娱乐。

  空间布置了较大面积的人工草地,以及用大型凸起的花坛为边界,种植区可以提供四季的美丽色彩及花香。创造了开放和僻静空间的平衡布置提供休闲和座位选择。

  景观设计不止是美化生活,打造漂浮公园这样前瞻性的尝试,可以探索更多元化的绿色空间,打造更宜居的城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