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有“外国味”的边境城市

  • 时间:

  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呼伦贝尔,有两座非常奇特的城市,一个以异域风情著称,另一个以气候独特而闻名,它们就是满洲里和根河。

  回忆此前从黑龙江哈尔滨一路自驾去呼伦贝尔,虽然途中看见了冬季那达慕大会,做客了蒙古族的牧民之家,也尝到了巴尔虎牧民亲手制作的手把肉和马奶酒,但探访冬季的边城满洲里,仍然是此行中最重要的目标。

  从呼伦贝尔市政府的驻地海拉尔出发,一路沿着301国道向西驰骋,不到200公里就是边境城市满洲里。此时,辽阔的草原已经铺上了厚厚的白雪,变成了浩瀚无边的万里雪原,汽车飞驰在笔直的公路上,让人免不了有些困倦。此时的草原公路风景确实“单调”,到处都是白茫茫的,完全看不到一丁点夏天大草原的风情,公路、牧场、山丘,到处都被皑皑白雪盖得严严实实。

  我们在一处牧场附近休息的时候,看到了当地特有的交通工具——骆驼拉爬犁。只见两峰身材高大的骆驼正拉着爬犁由远而近。5位乘客,或骑在骆驼身上,或坐在爬犁中。这是当地蒙古族牧民特有的一种交通方式,而且只在冬天才能看到。有人问,他们为何不开车出门?或者骑摩托车代步也很好啊。其实不然,在呼伦贝尔草原长达7个月的漫长冬季里,每下一次雪,地上的积雪就会增厚几分,而这些积雪在春天升温之前是不会融化的。若是遇到一两次大规模的暴风雪,地面上很快就出现几十厘米深的积雪。

  大雪之后,那些住在远离公路的偏远牧场里的牧民,交通出行会受到很大影响。在不下雪的季节,开汽车、骑摩托和马,任何方式都能轻松完成交通出行的需求,但下雪以后。由于积雪太厚,汽车几乎无法行驶,摩托车更是寸步难行,即使有马也很难在这种雪地上走长路。但有了骆驼则不同,由于骆驼的脚掌宽厚,踏在雪地上时的附着力更强,整体力量又大于马,所以套上爬犁之后,它们就成了大草原冬季时最理想的“交通帮手”。据说当地的蒙古族牧民家庭,几乎都会养上几峰骆驼,不为产奶、不为产肉,更不为旅游服务,它们最大的作用是冬天出门的代步工具。

  在扎赉诺尔吃过一顿正宗的蒙古包子之后,我们把汽车开进了号称“中国最具异域风情的边境城市”——满洲里。这座位于中国东北的边城与俄罗斯接壤,是目前中国境内最大的陆运口岸城市。如果你来过满洲里,会发现其“最具异域风情”的称号不是盖的。

  满洲里的城市规模很小,市中心只有六条平行排列的大街:从一道街一直排列到六道街,就是全部满洲里的市区范围。其中心大街应是五道街,也是满洲里城区最繁华的路段之一。自驾游客从海拉尔方向过来后,走301国道不用找路,顺着公路就能直接进入到满洲里的城市中心。

  开车走在宽阔的市中心大道上,路两边的建筑大多是俄罗斯风格,间或还有一些顶着“蒙古礼帽”的风格建筑。商业街区尽是俄罗斯风格商店、到处可见俄文招牌,步行街上的俄罗斯面孔也非常多,不是游客就是商贩。我们停下来休息时,甚至还看到了几辆停在商店门口的右舵轿车,满洲里真的是满满的异域风情啊。

  满洲里街头的外国游客,每天这座城市都会接待许多来自俄罗斯的一日游游客。

  初次来满洲里的游客,几乎都会去看看国门旅游景区、看看套娃广场,以及到中俄互市贸易区和中俄特色商品交易市场逛一逛。这些“必游之地”我之前都已去过,虽然也留下了一些印象,但此行并没有让我太意外。因为这座最有异域风情的边境城市,精华可不仅限于这些著名地标。

  互联网上曾有一种声音:“满洲里只是一座‘高仿俄罗斯’的边境城市,其实历史并不悠久,也没有太多深度和内涵。走马观花还可以,深度就算了吧……”我只能说,如此简单粗暴地评价一座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商贸口岸城市(1901年始建),一座融合了中国、俄罗斯和蒙古三国人文风情内涵的城市,不够公平,也不客观。即使是“高仿”了俄罗斯的城市,满洲里人也是花了极大的心思,以至于它呈现出来的城市风格那样的逼真和精致。

  诚然,满洲里的城市规模小,但城市的气魄却不小。从沙俄时期的建筑风格,到百年贸易口岸,再到如今的中蒙俄三国文化交融,已让这座边境小城承担了“东亚之窗”的重任。当你行走在满洲里的商业街上,会发现这里到处都洋溢着浓浓的异域风情,比如建筑风格非常多元:俄式、哥特风格、法国古典主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风格几乎都能找到,你会发现它是一座兼容并蓄,充满包容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