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全国最有历史的步行街,1000年够不够?

  • 时间:

步行街是北京路商圈的中轴,这个片区真是随便摔倒都能趴在千年历史上(原谅我想不出更贴切的比喻)。从步行街的路面掘地三尺掘出了宋元明清的路面,到旁边曾经的儿童公园地下发现了2000年前南越国宫苑和后花园水渠工程遗址,城隍庙大佛古寺全寄托了羊城代代人们的祈愿。繁华背后都是沧海桑田悲喜更迭。 系统性地逛北京路我已经太久未曾试过了,这个离我家步行仅10分钟的超级中心商圈,这次既然是度假,我们就深度发掘吧。 南越宫苑遗址 在花花很小的时候,其中一个消遣就是被爸妈带去中山四路的儿童公园玩旋转木马摩天轮。直到后来突然一个震撼的消息说公园地下挖出了南越王“后花园”遗址!那一刻,我们少了一个公园,却多了一个博物馆。 宫苑遗址博物馆完整保留了挖掘出的一切,再在头顶架空了两层让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看这个历史宝藏。 最爱看历史地层柱,每次看见它都会畅想站在此处的古人和我重叠的轨迹,畅想也许千年过后站在此地的人又在做什么。 穿过顶层的架空长廊会到达新的展厅 展厅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特展 这个空间是在讲述宫苑遗址被挖掘修复的过程,不定时还会有免费讲解。 这个博物馆还有一个极具体验感的创举——把地下的遗址在顶楼复制了一回,向来客说明整个水渠工程的工作原理,还原水流布局和效果。 遗址免费进场,只需要通过博物馆公众号用身份证预约就能马上获得入场二维码了;使用护照的小伙伴在人工窗口也能取票哦。 城隍庙 以前只知道“城隍”是城市的“大哥”守护神,在被修复的广州城隍庙的图文展览里才知道,原来城隍是城墙和护城壕的集合,因为都有保护城内人民的作用,久而久之就被神化了。 广州都城隍庙始建于1370年明朝洪武时期,明清期间甚至是广州的标志,也曾经升格为管辖全省的都城隍,是“羊城八景”之一。 到了民国时期因为要筹措军费,城隍庙作为历史建筑被拍卖,还被拆掉铺成长280米的大街,只剩下拜亭和大殿。到了1993年,广州都城隍庙被定为市级文物单位,2010年修复重新开光,从此免费向市民开放。 在这里虔城祷告,希望来年国泰民安,疫情退散。 北京路步行街 和上下九并称广州两大商业步行街,北京路与古香古色的上下九对比更显现代一些。 这里除了有大量的商业品牌进驻方便大家买买买以外,抬头逛街也别忘了低头看看路中心玻璃下保护着的宋元明清路面遗址哦! 分支小路西湖路光明广场和惠福东路还有无数大大小小的食肆,践行食在广州的名堂。 大佛寺 拐进西湖路,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的朱红色古典建筑,白天庄严晚上辉煌,你几乎不可能看不见它。它就是大佛古寺新建的大楼。 大佛古寺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在,记得花花尚是高中生的时候,在附近上学的我才第一次听说这个藏在小巷子里、却名为“大佛寺”的古刹。当时寺庙入口极小,别有洞天的里头面积也不大,只是大雄宝殿里的大佛宝相庄严,有一种大隐隐于市的味道。 后来大佛寺修复重建,还在西湖路当眼处建起了这幢雄伟的新大楼,也着实惊喜了我。有意思的是大楼里面除了有环境很舒适的斋堂,还藏着中山图书馆的佛学分馆。傍晚6点前都可以进去阅读各类典籍,别以为古寺内的图书馆就只有经书,大类还有海量专业读物帮助你更科学地认识佛教。 2020年过于坎坷,古刹在不断提醒善信参观不忘防疫之余,也提供了让大家为疫情祈愿的点灯区域。 Napcafe 逛累了,coffeebreak(咖啡时间)不能少。发现了在大佛古寺原来的入口(惠福东路某小巷)有一家网红咖啡店,顺道去打了卡。 网红点就在于一入内有巨大的滑梯,客人可以从二楼小偏厅滑出大门去…… 小店装修简约清新,提供的刊物选择也很多,整体环境非常安静,可见客人素质也是高的。 点了他们家的手冲咖啡,这款豆子咖啡师建议冷冲,果然花香四溢而且酸度适中,正合我意,价格42元/壶。 不是看到旁边的女孩子们点了店里的甜品,无论卖相还是我偷听她们对甜品的评价都很好,大家可以去尝尝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