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与北京四合院、陕西窑洞齐名的客家围屋

  • 时间:

  客家围屋,北京四合院,黄土高原窑洞,广西贵州地区的干栏式建筑,以及方方正正的云南“一颗印”,它们是中国五大民居建筑形式,过去几乎是1/3的中国人的传统住宅。而其中影响力最大、传播面最广的莫不过是“客家围屋”(也被称为客家围拢屋或客家围龙屋),从福建到广东从江西到广西,甚至四川,凡是有客家人生活痕迹的地方,就有客家围屋。

  几年前的一个春节,我因一句“记忆中的年味是客家人悠远的乡愁”的话,终于按捺不住南下的冲动,在全国人民都回家团圆的日子,我选择自驾独行客家人的聚居之地,吃在客家,住在客家,品味客家,在客地做了一回异乡客。江西省的赣州市因客家先民最早定居于此,而被誉为“客家摇篮”,因此它自然成了我此行的第一站。春节将至,谁不想在家过个团圆年呢?这时的高速公路比以往好走了许多,或许像我这样对自驾游太过痴心的人都取消了出行的计划,于是我一路疾驰,奔向古城赣州。

  从福州到赣州并不远,600公里而已,春节期间的高速公路上车不多,走起来非常顺当。由于江西省的赣州市,地面文物建筑大多是宋代遗迹,所以这里又被称为“江南宋城”。在挂着一串串大红灯笼的建春门外,便是始建于宋乾道年间,至今已有850多年历史的古浮桥。这座浮桥对于古城和赣州人而言不仅仅是一道特有的风景,时至今日它依然是贡水两岸赣州人百姓来往和货物交通的重要通道。

  踏上这座古浮桥,南来北往的人是最大的看点,桥面上摆摊卖鱼货的船家,手提着年货的行人,穿着新衣的孩子们……眼前的画面好不热闹,活脱脱一幅鲜活的“闹春图”。行走在这座古浮桥上,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一江春水东流去”的古意,更多的是古桥与古城人息息相关的生活气息。

  建春门内的老城之中,有一条并不算长的小街——灶儿巷。昔时这里靠近贡江建春门码头,因而曾是古城里最繁华的地段,如今则是古城中最大的老街区,其中还保留了不少清代以后的客家民居。我行至小巷东头,见一座高大门楼上的一对大红灯笼分外抢眼,定睛一看,门楼之上两个硕大的蓝底金字“董府”,这里便是赣州城内能品尝到正宗客家美食之地。

  这座气派不凡的中式深宅大院内部被独具匠心的主人布置得古色古香,三进式的庭院被天井有机地串联起来,真实地还原了古巷老宅的历史风貌。既入客家人之地,当品客家美食。于是在服务员的介绍下,我点了一份带着淡淡醋味的鲜美赣南小炒鱼,一份入口即化满口留香的南康荷包肉,一份清香爽口的素炒花生芽,又热了一壶口感香醇的米酒……于古城古巷古宅之中,品尝正宗的客家味道,此时此刻已是满满的幸福感。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辞别古城赣州,我独自驾车奔赴与广东省河源市紧紧相邻的陇南市,这里也是江西省的最南端了。来此不为别的,就是想看看江西客家围屋最集中的区域什么样。据说,整个江西省现存的客家围屋,大约有七成左右集中在龙南市,即使放眼全国,其量之多、规模之巨、风格之另类、保存之完整,也是无可比拟的,难怪龙南被人称为“中国客家围屋之乡”。

  之前查询攻略,发现龙南众多围屋中,高耸坚固的燕翼围和规模宏大的关西新围是最有看点的两个。燕翼围在龙南市西南部的杨村镇,由于建筑高大,远远看去有点鹤立鸡群的感觉。站在燕翼围高大、厚重的墙体下,它那股高大英武气势让人吃惊。当我走进燕翼围后才发现,无论是那底层唯一的一座机关重重的围门,还是围中层层环通的楼道,或是对角四边耸立的炮楼与墙体上的枪眼,都真真切切地令人感受到这座雄伟的围屋给人所带来的十足安全感。

  相比于身处闹市旁的燕翼围,位于龙南市城东约15公里处的关西新围则处于一处依山傍水的开阔田野之上,这让人很容易就能望见那座四四方方的硕大城堡。我感觉关西新围更像是一座缩小版的平遥古城——说它是围屋,称其为“城”也不为过。

  在进入这座“围城”之前,我无法想象城墙之内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直到我走进围内,才发现里面的屋宇层叠,相连相对屋宇的墙体将围内空间分隔出一条条笔直纵横的巷道,而这些巷道又将整座围城内的建筑布局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国”字。在这个巨大的“国”字形围城中穿梭时,我用心一数,这“口”字中的“玉”字竟然是以九幢屋宇连成了一体,一共是十八座厅堂、十四处天井组成的大型建筑群,这可能正是客家人的传统建筑中被称作“九厅十八井”的最高建筑格局了。

  客家围屋是客家文化最显著的实物载体,其建筑形式集家、祠、堡于一体。关西新围的墙体多由青砖或花岗岩砌成,高大坚固,而居住在围屋中的客家人,现今则依然保存了客家先祖原滋原味的中原远古风情习惯与生活方式。

  俗话说“百节年为首”,我们汉族人对春节最为重视,而客家人也不例外。寻觅围屋的这一天,正是年三十,无论是住在围屋里的客家人,还是住在城里的客家人,大抵会赶回老屋过年,并在祠堂里挂上祖宗像,贴好春联,放鞭炮,杀鸡祭祖,准备年夜饭……

  此时的偌大的关西新围里面,貌似仅有我一位游客。在参观的过程中,发现祠堂后院有一处农家乐开着门。当我进入院子时,两位屋主正在用铁锅忙着蒸年糕。他们身旁的笸箩里摆了许多刚刚蒸好的黄澄澄的年糕,或方或圆,煞是好看。农家乐的屋主虽然忙得团团转,但见我一个外乡人大过年的还来游览,还是忙着招呼我进屋去坐。在农家乐主人的热情招待下,我尝到了客家人的炒年糕和龙南人的特色小吃——蒸春筒。相传这道美味可是以北方的春饼改进而成,后来随着客家先民的足迹传入了赣南和粤北地区。春筒入口,瞬间品出了客家人的那份年代遥远的乡愁。

  Tips:江西客地自驾游指南。江西境内,各市县之间都已经有高速连通,交通极为方便,前往市县辖区的村镇,道路相对狭窄,同时人流较大,应格外注意行车安全。美食推荐:赣南小炒鱼、酿豆腐、酸菜炒大肠、鱼饼、鱼饺、流浪鸡、生焖鸭等,其中酿豆腐被称为客家第一大菜、第一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