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铁古镇上的一条老街,原汁原味地保留了下来

  • 时间:

  周铁镇,临近无锡,同时也与常州武进接壤。从周铁的太湖岸边,至无锡的马山岛,直线距离约3公里多。周铁镇现在的面积71平方公里,镇上有条南北走向的“横塘河”,能直通太湖。现在周铁横塘河渡口至太湖入湖口的直线距离约有千米,但在古时,太湖的水岸线几乎就抵近了周铁镇,加上镇上还有一条东西走向的“镇北河”。旧时,从无锡至宜兴产陶地“丁山”,或者从常州来去“丁山”,周铁古渡,一直是个中转站,周铁老街,便是依靠便捷的水运而兴旺起来的。

  说到周铁镇,不得不说它的另一个名称“竺西”,也称“竹西”。这是一个很雅的地名,起因是从前周铁临太湖处,有一座突入湖水中的小山,名叫“竺山”,因为周铁镇的民居,大多居住在竺山的西面,所以就有了“竺西”的雅号。非常可惜,因采挖石料,人们硬生生把这座竺山给挖平了,所以现今的周铁,就成了“一望无际”的平原。

  周铁古镇,其实应该算是个美丽的地方,像镇口那棵树龄在1800岁,传说为三国时期孙权母亲亲手植下的银杏树,每到秋天,能美成一道风景。因此也就有人总结出了 “竺西十二景”,且每一个景的名称取得极富诗意,像城隍秋韵、竺西书院、万园钟声、福善帆影等。有些景,因时代变迁,已再也见不到了,而有些景,却被赋予更有生机的内容,不变的就只有那条麻石板加青砖混铺而设的老街小巷。

  周铁老街,严格意义讲为四条街,分别用东南西北来称呼它。老街呈十字形布局,这在江南地区很常见。你要是站在十字街口的中心位置,基本上可以做到眼观四路、耳听八方。只是这四条街并非一样长短,南街、西街稍微短一截,约170米长;而东街、北街稍微长一点,约有200米的进深。

  周铁老街上的建筑,几乎为一个模样,沿街一式二层小楼,一楼为店面,二楼为住家。大多数小楼还是从前的木结构建筑,其中还有清朝、民国时期遗留下来的,当然有条件的人家也会把原先木结构翻新为水泥砖块建筑。店多成市,在水运发达的年代,周铁老街上的店铺,几乎都是红红火火,老街上开有书院、茶亭、裁缝店、老虎灶、布料行、米行、竹器行,当然还有跟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杂货铺。即便是现在去到周铁老街,依旧能见到这些店铺的痕迹。

  四条总长度不超过一公里的周铁老街,曾经叙写过周铁古镇辉煌的历史,也出过很多出类拔萃的人物,毕竟经济富裕的水乡,崇尚耕读,能养人、育人。像“竺西十二景”中的竺山书院,便是由南宋时期的宜兴人,外号“竹山先生”的蒋捷一手创办的,现在的周铁老街镇北河边,还有重新修缮过的“竺山书院”,免费对游客开放。

  蒋捷,或许大部分人并不知道他是谁,他是南宋咸淳十年(公元1274)进士,著名词人,被称之为“宋末四大家”之一。蒋捷一生作词无数,但最出名的,要数《舟过吴江》中的一句:“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倍受后人崇拜,于是蒋捷还有个外号叫“樱桃进士”。历史上的竺西书院,培养出不少名人,清朝光绪年间,书院一度改名为“竺西高等小学堂”。解放后,书院也曾是周铁小学的所在地。

  也是在南宋时期,著名的抗金将领岳飞,也曾一度屯兵周铁,并在周铁附近与金兵交战过多次,均获全胜。据说岳飞的宜兴籍妻子李娃,在周铁生下了岳飞的儿子岳霖。后岳霖定居于周铁的唐门村,其墓地,以及岳飞的衣冠冢,都安葬于唐门。周铁的岳飞衣冠冢,要比杭州杭州西湖边上的岳飞衣冠冢,建造时间还要早了58年。

  跟江南所有的古镇差不多,周铁古镇、周铁老街,都是依靠发达的水运而兴旺起来的,同样也随着水运被公路、铁路运输所代替而渐渐衰落。现在的周铁老街,已经见不到昔日兴旺的景象,大多数店铺要么转行,要么改成住户,能开店维持生计的,寥寥无几。因为当地对老街的保护,所以人们现在依旧能见到一条不算繁华,但依旧有着古韵的街市。

  最近周铁镇又开始热闹起来了,一是穿越太湖的宜兴至马山快速通道,出入口就在周铁的太湖岸边;二是 “大拈花湾”文旅项目也落户在周铁。不过人们也不用担心老街的保护,这两个项目均在周铁老街的东面、太湖岸边,项目与老街保护区,还间隔着230省道。只是希望随着交通的便利,有更多游客可以来到周铁老街,寻找老街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