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在近千米高原上的人工湖,如今是4A景区

  • 时间:

  很多人对人造的景点似乎有种天然的抵触情绪。

  这种抵触除了在面对一些人造古镇时容易出现外,对于一些自然景观时更容易现身。前者大多是不喜欢现代人建造的古镇,认为其没有古韵;后者则是面对一些“人造自然景观”时恐怕其“人气儿”太明显。

  但事实一再证明,只要是用了心的景点,哪怕是人造的,也能获得大多数游客的认可。比如在陕西就有这样一个湖泊,它是当地的4A级景区,但很少有人知道,它最开始不过是一个人工水库。

  陕西的明珠

  说起湖泊景观,大多数人可能会第一时间想到一些南方地区的著名湖泊,而像陕西,在这方面就不如南方地区的城市。

  提起陕西,很多人还秉持着一贯的刻板印象,因为那里是黄土满天,尤其是靠近黄土高原的地方,那一定十分荒凉,湖泊之类的就更不要想了。

  然而,陕西的湖泊自有其“过人之处”,譬如有这样一座湖,人家是被修在黄土高原上的人工湖。高原上修湖,这恐怕就是南方人想象不到的“创新”了。

  而这个湖就是位于渭南市白水县的林皋湖。再具体一点,它位于白水县西北方向20公里处林皋乡境内的白水河中游,是我国的4A级风景区。

  2014年的时候,它还被陕西当地一个颇具权威的栏目评选为“陕西十大魅力湖泊之一”。之所以说它是高原湖泊,是因为这片区域属于渭河以北的高原区,接着向北走就能到达延安市的黄龙县,那里就基本上算是毗邻黄土高原了。

  林皋湖所在的海拔在800米左右,看起来不算高,但和那些平原的湖泊比较,已经算是比较高的数字了,毕竟陕西的海拔再怎么高也不可能高过西藏地区。

  更何况,也没人想来陕西游览湖泊景区还需要自备氧气瓶,海拔太高了麻烦也挺多的。林皋街道的海拔在950米左右,林皋湖位于镇上的一个下坡处,在群山环抱之间一个凹陷的地方,看起来就如同一颗镶嵌其中的明珠,也因此不少人称其为“陕西明珠”“黄土高原上的明珠”,也还是很贴合的。

  林皋湖无论在晴天还是雨天,都呈现出一片烟波浩渺的景象,其水域面积达到了130万平方米,总容量3300万立方米,很难想象在最开始的时候它是指一个水库。

  林皋湖四周是树木与群山,在这样一个地点,如果没有人提前告知,恐怕大多数人都看不出来它居然是一片人工湖,它就如同天然形成的那般神秘,宽广的湖面随着风不断掀起涟漪,看起来浪漫而充满幻想。

  远远地看上去,林皋湖与周围的景象在一起融合成为了一幅山水画。别说在干旱少雨的陕西地区,哪怕就真的和南方那些著名的湖泊比,在规模上林皋湖也是丝毫不落下风。

  尤其是,它穿越了连绵无尽的干旱之地,真的仿佛从天而降落在了这一片群山之中。最开始的时候,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了提高当地粮食产量,相关部门想出了引水上塬的方法。

  正好这里是白水河的一处河段,也是林皋河汇入白水河的地方,于是白水县动员所有居民,集全县之力开始修建水库。

  不过当时的生产力与科技如何大家心里应该也都清楚,尤其是对一个县的容量来说,想建一个水库有多难。所以即使当时的民众们群策群力,最大程度上调动积极性,这个水库也花了十年才真正修建成功,严格意义上说还算是修建了两次。

  第一次修建水坝正处于大跃进时期,那时大家的热情都很饱满,只是饱满的热情不能解决能力不足的问题,耗时4年的水坝刚投入使用没几天就塌了,一期工程以失败告终。

  不过这次失败并没有浇灭当地人民的斗志,反而越战越勇。在总结了失败的经验后,当地的相关团队从1964年进行了实地的勘测和设计,从实际出发,将可靠的数据落实到每一处。最终在1966年,当地终于重启了水坝的修建工作,并在1971年全面竣工。

  水库的落成,也很好地为当地将来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助力,站在现在来看,几十年前的这一决定,对白水县将来的发展是百利而无一害的,算得上是真正的利民工程了。

  如今有林皋湖的存在,湖周边的生态环境也达到了极大的提升,原来干旱的地方也变成了湿地,生态环境的转好甚至引来了国家保护动物来此地栖息。

  而当地人也围绕着林皋湖延长了产业链,开起了客栈,并且发展了许多其他附加产业,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结语

  在整个林皋湖国际慢城景区内,有许多环湖旅游设施,极大丰富了周边的旅游娱乐活动,也吸引了更多的游客,益处良多,如今看来,当年的那个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