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弄堂,潜藏于上海之中

  • 时间:

总有那么一部分人,他们对挖掘上海的另一面情有独钟,就比如潜藏于上海之中,四散在各处的老弄堂。其中有这样一条弄堂,它连接着上海的繁华与落寞,但与其他弄堂相比,它默默无闻,甚至鲜为人知,它就是上海的元芳弄。

上海的弄堂文化

弄(lòng)堂,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居民形式,也是所有民居形式中最容易让人念白字的一种。

这种居民形式集中在上海以及江浙地区,不过从我国近代开始,它就逐渐演变为了上海地区的一种文化特征,在上海各地都有着丰富多彩、风情各异的弄堂文化,如今哪怕上海弄堂已经逐渐走向落寞,但它依然是上海背景色中涂抹不去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即使是发达、繁华如上海,也无法彻底“摆脱”当下显得老旧与破败的弄堂。弄堂在发展过程中衍生出了许多变种,形式多样,它可以是交易场所,也可以是娱乐场所,甚至可以是儿童游戏场所。

如果经常读民国时期以及出生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作者所写的上海,书中几乎都上不了弄堂的影子,可以说弄堂对上海、对以上海为底色创作的文艺作品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其实一直以来,因为城市建设问题,弄堂虽然外表看起来破败老旧,但其所在的地段早已寸土寸金,就如同北京的四合院一般,虽然已经和日新月异的城市格格不入了,但依旧坚挺地存在着。

鲜为人知的元芳弄

在上海诸多弄堂之中,元芳弄可以算得上是最低调的弄堂之一了。

可不要误会,元芳弄与几年前的网络流行语“元芳,你怎么看”中的“元芳”并没有什么关系。它是距离外滩最近的弄堂,如今依然保留着古老的外形,只是如今这些房子在外人看来显得非常狭小、逼仄,与上海展现出的形象相去甚远。

很难想象在民国时期这里曾有许多重量级的“业主”入驻:淞沪铁路局、中国电报局、旗昌洋行,甚至还有中学历史课本上出现过的轮船招商局。

当年上海的一部分根据条约被划分为了英国的殖民地,英国人来到这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地方开始建厂,当时的元芳弄就在英国的租界范围内。

当然了,最开始的时候它还不叫这个名字,直到英国的元芳银行在此落户,这里也就此改名。因为诸多英国企业在此驻扎的原因,元芳弄在那一时期繁荣且热闹,可以说是风头无两。

不过这种繁荣发展的景象很快随着日军的攻入被打破,大量难民涌入租界寻求庇护,办公楼逐渐变为了居民楼。但因为此处鱼龙混杂,所以最终不可避免地落寞了下去,毕竟当时的人能保住生命就不错了,要求他们保证大楼正常运转而且要对大楼进行建筑保护?不可能的。

新中国成立后,这些楼都被分配给了居民们,只是至此元芳弄就再也没有恢复过昔日的繁华,就此沉寂了下去。

元芳弄中很多建筑都是英式结构建筑,但同时很多地方有着明显的中式风格,也算得上是一种另类的“中西合璧”了。

在元芳弄连接外滩的一端,那里是英式建筑的集大成者,红墙灰瓦,错落有致,青色的藤蔓顺着管道而上,装点着小房子,看起来文艺雅致;外滩6号上坐落的,是豪华的哥特风格银行——中国通商银行旧址。每到夜晚,在灯光的照耀下会散发出耀眼的金色光芒;旁边就是夜夜笙歌的街道,霓虹灯整夜闪耀。

但在它的另一端,却是依然装有铁皮棚子的老旧民居,人们住在分割平整的大楼内蜗居,建筑年代久远,面临着结构老化、电线乱拉等问题。这里的人们生活空间狭窄,共用着卫生间和灶台,消防安全有着很大的隐患。

很难想象,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场景就出现在一个弄堂的两端。而元芳弄曾经的繁华,也只有老上海人知道了,现在的年轻人也很少来这了。

结语

有人说像元芳弄这样的老弄堂简直就是上海的一块牛皮癣,但也有人说,正是因为它们的存在,上海才更加真实。

不过,外界的一切纷扰都与元芳弄无关了。它在近百年的风雨飘摇中,默默注视着上海这座城市的发展,一路至今,今后也将如此地注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