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人的热带海岛火山公园,距今一万3千年

  • 时间:

  海口火山公园的全名是“中国雷琼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海口石山镇,所以也叫石山火山公园,离市区大概15公里左右。

  逛下来以后的感觉:景区整体不大,称得上小而精美,可以直接下到火山口,游玩时间大约两小时,不需要爬很高的山,毕竟海拔最高也就222米,不会很累。

  进口处的林荫大道,这一天,温度适宜,不冷不热,很舒服。

  火山喷发后特有的柱状节理。

  据地质学家考证,这里的火山喷发于新生代早第三纪,最后一次喷发是第四纪全新世,距今约1万3千年前。

  同样的地质特征,我在腾冲的火山公园,也看到过。

  一棵早开的合欢。红绒球一样的花缀满整棵树。名字真好听。

  爬满青苔和藤蔓的石门。看起来,有种神秘的感觉,让人想到图腾,传说,禁忌……之类的。

  石门旁边,小小的供桌,上面供奉的,是“石公”,也就是土地神。因陋就简,庙就免了,这样也挺好。

  一只看样子是火山石雕成的龙头,正在吐着水,这是“龙水”。

  铁栏杆围起来的,都是火山池,有个说明,好像是万年前,火山喷发时,岩浆流经此处的痕迹。

  这些石臼或石磨,应该是收集来的。

  火山附近,有个玄武岩古村落,可惜当时不知道,错过了。听说村里的房子,生产生活器具,都是玄武岩建成的,非常古老而别有风味。

  蹭了一耳朵导游的话:这栋火山岩建的房子,是早年的村民留下来的,里面的格局,就是海口火山附近村落民居的样子。

  景区其实不大,从大门进入,到最高处的火山口,也就最多一公里左右,算得上是个小而精致的景点。

  整个景区分左右两条道,你可以上去走左边,下来走右边,或者反过来也行,一路上不会错过任何风景。

  半山腰的山神庙。有人说,这庙怎么没房子啊?

  一个当地村民说:天为顶。

  这种植物,叫露兜树,通常长在热带的海边,因为结出的果实,很像菠萝,所以又有个外号叫“野菠萝”,不过是不能吃的。

  景区的最高点,就是火山口。

  俯瞰下火山口。站在上面看下去,是一个幽深的口子,像怪物张开的口……有点莫名害怕。

  下火山口的阶梯,有点陡,老人家和小朋友要小心。

  火山口的底部,都被茂密的植物覆盖着,看不清本来面目。我想,里面会不会躲着个中生代的怪物,突然窜出来,张开血盆大口?……

  这就是海口最高的地方了,虽然只有222米……

  不要小瞧这棵乱石中的树,它叫箭毒木,传说中的“见血封喉”,古时,山里的猎人把树的汁水涂在箭头上,用于狩猎……所以,还是离它远点,看看就好。

  这样根部鼓鼓的椰子树,叫酒瓶椰,形象吧?

  景区的卫生间外墙,都是火山石垒起来的……

  下山,回到大门口附近。有个火山口咖啡,可以坐下来,喝一杯。

  海南的咖啡品质很好,在玩后面的兴隆咖啡谷时,我会写到。

  咖啡味道的奶茶。

  这是我比较推荐的一个景点,不大,精致,玩起来也不累,还能认识很多奇特的热带的植物,了解地质知识。玩完了,门口坐上一个小时,喝杯咖啡,情调也有了。完美。

  回到市区,大概是五点多,正好逛下骑楼老街。

  海口的骑楼,我感觉可能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骑楼建筑群了,不过,十一月刚从北海回来,那里的骑楼也很可观,所以就没有太大的兴趣了,走一走,就算到过了。

  我心心念念的,是清补凉。

  东坡先生曾经夸过:“椰树之上采琼浆,捧来一碗白玉香”,古代的名人里,要论吃货,苏先生肯定排得上号,那他夸过的吃食,我也喜欢,就很正常啦!

  老街上,一家网红的清补凉店。

  广东、香港和澳门等地,清补凉是夏天清热补湿的老火汤。如用淮山、莲子、茨实、薏米、百合、红枣、南北杏和,或放入沙参、玉竹、陈皮和龙眼等以健脾去湿、润肺去燥的材料,煮成汤。

  广西清补凉更类似水果什锦冰,西瓜块、菠萝块、绿豆等为料,相对简单。

  海南清补凉结合了广东与广西所长,再添入海南产的新鲜椰肉、椰汁等,看上去属于糖水,吃起来清爽不腻。

  会有很多人把清补凉说成“清凉补”,记住,这是错误的!是-清-补-凉!

  这一格格的,都是可以放入糖水中的材料。

  店堂不大,有椰子壳做成的可爱娃娃头。

  我要了一碗椰汁清补凉,里面有西瓜,红豆,薏米,芋头,核桃等,另配一杯椰奶,吃的时候倒进入,成品。

  这碗清补凉吃起来,不太甜,内容丰富,尤其是芋头,又糯又粉,真是太好吃了。

  有个朋友看到我发圈,说,当年在海南骑行环岛的时候,每天一碗清补凉。我说,要是换了我,每天起码两碗!

  骑楼老街有好几条,这一段,是步行街,车辆不能进入。

  风中,三角梅开着。

  骑楼老街最古老的建筑,建于南宋,距今约700多年,清末时,海口是对外开放口岸之一,有十三个国家在这里开设了领事馆、教堂、邮局、银行、商会等。到上世纪初,很多闯南洋的海南人衣锦还乡,造起了一座又一座风格多样的骑楼,渐渐行程规模。如今的得胜沙路、文明东路、中山路、博爱路、解放路,两侧都是一幢幢始建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柱廊式骑楼。

  可能因为疫情的关系,步行街总体还是比较萧条,很多店都关着。

  这个邮局,应该是民国时的了吧。

  一组雕塑,两位老人家正在聊天。让我想到海南的“老爸茶”,可惜这次,没能去尝试下。

  暮色渐渐笼罩下来,灯光次第亮起。大家决定去吃文昌鸡。

  我找了家本地人都巨推荐的店,离老街不算远,一路导航过去。

  找到那家店,走进去一看,心凉了半截,偌大的店堂里,居然只有一桌人。想,难道来错了?其实这家店并不好?结果,我们菜还没点完,店堂里就坐满了。没来错!

  味道,当然是好的!

  文昌鸡的蘸料,略甜,很合我的口味,也可以加辣。

  炒韭黄。

  斋菜煲,据说也是海口的特色菜,感觉是大杂烩炖在一起,但是也很好吃,比较清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