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看看承载了千年悲喜的诗意三峡

  • 时间:

  “十二巫山见九峰, 船头彩翠满秋空”

  陆游的《三峡歌》将三峡两岸的幽深秀丽、千姿百态刻画得惟妙惟肖。三峡两岸谷深峡长,奇峰突兀,江流曲折,百转千回,船行其间,充满着诗情画意,令人叹为观止。

  诗中提到的巫山十二峰分别坐落于巫山县东部的长江两岸,包括登龙峰、圣泉峰、朝云峰、神女峰、松峦峰、集仙峰、净坛峰、起云峰、飞凤峰、上升峰、翠屏峰和聚鹤峰。(其中净坛峰、起云峰、上升峰隐于岸上山后,在船上见不到。)

  十二诸峰绮丽如画,姿态万千,变幻莫测、来去无踪的巫山云雨更大大增添了它的神秘色彩。

  峡区山高谷深、蒸郁不散的湿气,沿山坡冉冉上升,有时形成浮云细雨,云雾之中,有时化作滚滚乌云,有时变成茫茫白雾。“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在天下云雨之冠的映衬下,十二峰时隐时现,宛若仙境。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作《早发白帝城》时已58岁,被流放夜郎,抛妻别子,却忽然遇赦得以归家,心里自然十分高兴。

  但并不是所有人听到猿啼都如李白这般轻快,“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巫山巫峡连三巴,猿啼三声客思家”,三峡虽然景色优美,却交通不便,与家乡远隔万水千山,古人行至三峡,听到猿啼,总不免思乡。但如今巫山交通便捷,并将在2025年前建设成为渝东门户、未来的水陆空铁综合交通枢纽,出行十分便利。没了乡愁,若是能偶遇猿猴,听见猿啼,也不失为三峡游览时的一些奇遇。

  其实,在现在的三峡,听见猿啼并不是什么稀罕事。近年来,巫山坚定推动高质量绿色发展,随着生态环境日趋优化,在巫山小三峡一带,野生猕猴越来越多,诗句中的场景已在绿水青山里重现。

  何不去趁着红叶正艳,去一趟三峡,试试看巧遇林间嬉戏的猿猴,听一听“啼不住”的猿声呢?

  “巫山十二郁苍苍,片石亭亭号女郎”

  刘禹锡在《巫山神女庙》描写了神女峰的景色,后两句是“晓雾乍开疑卷幔,山花欲谢似残妆”。

  神女峰是巫山十二峰之一,若论巫山十二峰之绝,非神女峰莫属。在三峡之上远远望去,一根巨石突兀于青峰云霞之中,宛若一个亭亭玉立、美丽动人的少女。每当云烟缭绕峰顶,神女峰像披上薄纱,脉脉含情。

  从宋玉到元稹,从陆游到舒婷,历代无数文人墨客为其留下了灿若繁星的诗篇。历代诗人的不绝咏唱,与浩浩长江一道,形成了环绕神女奔腾流淌的另一条文化江河,绵延不息,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