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汤城洛阳,汤文化由来已久

  • 时间:

在我国,有一座城市被称作“汤城”,这对民以食为天的我国来说似乎还挺有吸引力的。毕竟我国天南海北好吃得太多了,没谁敢说哪一座城市就完全包揽了所有的美食,但这座城市却敢打出“汤城”的旗号,不仅是那当地有着鲜美的汤汁,更因为那一碗碗汤中,藏着一座城市从古至今的记忆。这座城市,就是洛阳。

中国汤城洛阳

洛阳并不是大家都很陌生的一座城市,相反它现在虽然只是河南省的地级市,但因为在历史上实在是太过有名,有名到我国无数有关唐朝、宋朝的影视、文艺作品,甚至于以唐朝、宋朝为原型的历史架空作品,都逃不开洛阳这片土地。

洛阳市总面积15230平方千米,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四千多年的城市历史,是我国公认的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不仅如此,它还是东方丝绸之路的起点。

当然,它最响亮的名头自然还是“十三朝古都”,也因此,许多游客来到洛阳首先会关注的是这里的古城、古建筑、历史风俗和各式各样的遗址。

然而在一众特色之中,“汤城”这个称呼却默默地崛起了。其实洛阳被称作中国“汤城”的理由是由来已久的。这片土地上除了孕育了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还诞生了独属于这个文明之中的汤文化。

洛阳的汤是“变化多端”的,清晨、晌午、傍晚,不同时刻所喝的汤也大不相同;每一位汤客有着独属自己的口味、每一家汤铺有着独属自己的特色,而洛阳的汤的做法与喝法也在随着历史不断演变着。

洛阳人爱喝汤,除了因为地处北方气候干燥以外,也和境内丰富的水系资源有关。不过对于天南地北的“老饕”们来说,在洛阳喝汤,喝的可不仅仅是汤,而是一种传承的文化。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共饮这碗汤

司马光在《过故洛阳城》这首诗中曾写道:“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其实不仅仅是洛阳的古城墙中蕴含着这座千年古城的沧桑与兴衰,其实就连洛阳的汤中,也包含了这一切。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无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是什么样的制度、发展到什么样的阶段,都摆脱不了这句话。

作为十三朝古都的洛阳,汤文化更是由来已久。早在商周时期,肉汤就成了当时贵族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菜。《周礼》中曾经记载过的“八珍炮牂”更是当时的天子才能享受到的;而洛阳晨汤的雏形,就是西晋时期非常流行的一种食汤饼。

到了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与各个民族部族之间有纷争也有交流,胡人的饮食文化对洛阳地区人民的饮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是在这一时刻,中原人逐渐养成了利用牛、羊一类的牲畜炖汤的习惯。

唐朝时期,宫廷中以高汤作为调制的各类汤菜开始在民间流传开,演变成为了后来的洛阳水席;其中武则天时期将牡丹花与汤汁结合在一起的制作方法更是在洛阳民间流行了一千多年(至今也依然如此)。

与此同时,洛阳汤系中也逐渐衍生出了日常系与宴席系,成为洛阳汤文化中两条支流,大大丰富了洛阳汤品的种类。

夸张一点说,在洛阳,汤汁就如同血液一般流淌在洛阳人的身体中。无论是高级食材制作而成的贵族汤品抑或是普通食材所作的大众汤品,每一份都有着自身的独特之处,一碗汤就象征着一方热土,汤中浸泡着千年的历史文化。

无论什么时候,无论街头巷尾,你都能在洛阳看见慢吞吞品尝着汤汁滋味的人们,在每一勺汤汁之中,都饱含着满满的烟火气。

如果是要详细介绍洛阳的每一种汤品,那恐怕还需要单开出一篇文章,但说一千道一万,无论文字描写多么令人神往,终究不如自己亲自走上一遭。

结语

尤其到了冬天,还有什么比喝上一碗热腾腾的汤更美妙的事呢?最后再说点实惠的,洛阳的汤除了品种多样外,很多游客表示:价格也便宜,而且往往分量足,还给免费续。如果你要前往洛阳,可千万别错过洛阳的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