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督军府旧址旅游,了解山西文化特色

  • 时间:

  晋商博物院,亦是山西督军府旧址,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府东街101号。该址在1949 年太原解放后一直是山西省委省政府的办公地,在2017年省委省政府搬迁后,改建成如今的晋商博物院。

  咱虽然是山西人,离家五十多载了,从来未踏入过这个山西的神经中枢,对这个大院确充满了一种神秘感。

  走近博物院,看着庄严的大门,高矗的红色围墙,一座座拱顶绿瓦,画梁雕栋,古色古香的灰色建筑,感觉有点像走进了缩小版的中南海。它们那种饱经沧桑,风雨洗涤,曾经作为千年权力中枢的气息,隐隐约约地传递出来,让你感受到它的威严和圣神。

  据介绍,这个地方始建于北宋初期。北宋以前,这里是晋文公重耳庙。元、明、清、民国时期、直至新中国成立,它承载了千年的历史,见证了数代政权的更替,称得上是山西的“千年府衙”,一直是山西的政治中心。

  这里之所以被称为“督军府”,是因为自明永乐年间设置山西巡抚衙门至清代,到1911年辛亥革命时,这里便为“都督府”。1916年,各省军务长官改称“督军”,阎锡山任山西督军,因此改称为“督军府”。

  人称“山西王”的阎锡山,从1916年做山西“督军”,到后来的山西省主席,到他解放太原战役时南逃广州,长期在此办公,这里真是他的老窝。

  所以,当你走进这座博物院,看着院中古色古香的建筑群,浏览着院中颇有江南水乡特色的“西花园”小庭院,令人感慨万千。它们承载着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代表着数千年的山西文化特色。人们说:地下文明看陕西,地上文明看山西,这句话确实是有道理的。

  要了解山西文化特色,了解晋商文化,来这座集文物古建与园林景观展览展示为一体的人文历史性质的晋商博物院看一看,你肯定会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