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木混合参建而成的古塔,十分独特
- 时间:
在松江就有一座古塔,塔内藏有五色舍利,至今倾斜7.1度依然不倒。这里就是位于畲山镇的护珠塔,也叫护珠宝光塔,俗称斜度。
在历史上千年时间里,随着地基不断变化,使得塔身渐渐呈现出向东南方向倾斜的趋势,因其倾斜程度若跟意大利知名度较高的比萨斜塔对比,有过之无不及,为此使得护珠塔获得了上海比萨斜塔的美誉,现今更是成了魔都上海的一大奇观。护珠塔是一座平面八角形,砖木混合参建而成的古塔,其高度约18.82米,七层楼阁样式参建而成。
每层塔身都能看见栏杆、枰座以及腰檐,属于一座玲珑宝塔。据悉塔身里面藏有舍利珠,每当夜晚来临时,就会绽放出无限光芒,为此就有了护珠宝光塔的美称。古塔始建时间,需追溯至南宋绍兴27年,参建此塔的人,是南宋时期曾担任宋银甲职务的周文达将军。相传早在清干隆五十三年,寺庙里面由于祭神,为此就在外面找来演戏的人,因为一时高兴,所以就开始燃放炮竹,为此就引发了火灾。
随即使得塔身里面的塔心木、楼板、以及扶梯、再加上塔的平座、腰檐以及塔梯全部损毁,古塔也只留下砖砌塔身。之后就有人在砖缝里面偶然间发现了宋代元丰钱币,见此情景之后,便想以拆砖的方式前来寻宝,如此操作一番之后,使得底层西北角位置处的砖身,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毁。在此情景下,使其形成了一个直径约2米的大窟窿。通过使用毛石对其进行填充,使得塔身日渐倾斜,并且越发变得严重起来。
随着逐渐倾斜的塔身,使其获得了斜塔的美称,对于古塔倾斜而不倒的说法有很多,有人称,在塔的东面约20米的地方种有一棵古银杏。据传周文达当年亲手栽种的,古树分枝以龙爪状呈现,为此就向西抱住塔身,就连当地老人也表示,正是因为银杏树是山神之手,所以才使得古塔几百年时间里,虽然出现倾斜迹象,但是从未倒下。这就是令人难以捉摸的护珠塔之行,对于这里的传说,你是否也想了解一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