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历史遗迹,军校旧址风采依在

  • 时间:

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创建陆军军官学校。军校的成立是孙中山联俄政策和国共第一次合作的重要成果,后数次易名,因始创于广州黄埔长洲岛,故通称“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是一所新型的军事政治学校,由孙中山任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任党代表。军校以“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实行军事与政治并重的教学方针,形成了“亲爱精诚,团结合作,为国爱民,不怕牺牲”的校风。

军校曾为国共两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政治人才,被称为将帅的摇篮。从这里走出了共和国的五位元帅,三位大将和九位上将。大批共产党人参与黄埔军校建校、建军及校内外各项重要事务,迈出了开展军事教育工作、掌握军队、从事武装斗争的重要一步,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具有深刻意义的开拓与创新。

他们在黄埔军校这个革命熔炉中锻炼成长,不但是军队中的骨干,更是战场上的先锋,在两次东征、北伐及抗日战争中,浴血奋战,为人民军队的创建和发展、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24至1930年期间,黄埔军校在长洲岛办学7期,合计潮州、武汉等分校共培养学生约3.3万名。武汉分校首次开始招收女学生,像著名的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徐向前夫人黄杰等人出自黄埔军校。

1930年9月,黄埔军校全部迁往南京,1937年8月迁往成都。1949年全国解放前夕迁往台湾。1938年黄埔军校校本部被日机轰炸,夷为平地。1988年黄埔军校旧址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6年广州市政府按“原位、原面貌、原尺度”的原则重建校本部,使军校旧址恢复昔日风采。现存黄埔军校历史遗迹二十余处,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的重要载体,主要遗迹有:校本部、孙总理纪念室、孙总理纪念碑、俱乐部、游泳池、东征阵亡烈士墓园、北伐纪念碑、白鹤岗炮台等史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