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户外旅行者不喜欢结实耐用的军用装备
- 时间:
很多人对这个都有误解,轻易的就认为军用装备比户外装备结实耐用,但其实并不是所有军用装备都比户外装备结实耐用。
第一、实际上户外装备的结实耐用程度有时候是要超过某些军用装备的。
比如登山鞋,笔者本人就是个户外爱好者,穿过很多品牌的登山鞋。
其中有些制鞋品牌历史悠久,甚至可以追溯到一百年前,在登山鞋的制作方面,不光工艺考究,而且用料也颇为精良。
笔者本人2011年购买的第一双高帮登山靴,价格确实偏贵,人民币1399元。但质量确实不错,一直穿到2021年都还在穿,哪怕是鞋底的EVA泡棉缓震中底完全腐坏了,但鞋子的主体皮面和防水衬里依然完好无损,只要换个鞋底依旧能穿。
只是国外品牌在国内没有换底的服务,这就没有办法了。
第二、户外装备和军用装备其实很多都是同出一源。
国内的军用装备就不提了,因为国内军品少有在市面正规渠道销售的,即使有,也都不怎么知名,不太好评价。
但国际上却是有不少品牌都为军队生产过军品的,比如前两年被国内企业安踏收购的加拿大品牌ARCTERYX,以及被新秀丽收购的美国背包品牌GREGORY,都涉足军品制造,竞争过美军的背包订单。
而且某宝上也充斥着大量某些户外品牌的军版冲锋衣,许多电影电视里面也可以看到某国大兵穿着某户外品牌的冲锋衣执勤的场景,可见户外用品的工艺水准与结实耐用未必就比“普通”军品差。
笔者本人也用过一款某品牌的65L背包,在使用最频繁的两三年里,平均每月都有一次负重三四十斤的重装露营,而且就算是日常长途旅行也是背着这款包。目前这款背包已经用了十年了,依旧状态良好。
第三、户外装备和军用装备的用途毕竟还是有区别的。
军用装备都是给体能彪悍的军人用的,要综合考虑耐用性和低成本,用料偏厚重,成本也不能太高。耐用是耐用了,但是舒适轻便就不大谈得上了,还有户外人士比较看重的防水功能,往往也难以考虑周全。
而户外装备面向的是普通消费者,是尽量让使用者在舒适的状态下完成一段旅途。所以好的户外装备,不论是衣服、鞋子、背包,不光要耐磨、轻便,还要防水。
比如许多户外服装与制鞋品牌,为了防水功能,往往会在面料夹层中使用科技含量很高材料。
有了科技与制作工艺的双重加持,一双好的登山鞋在下雨的天气几乎完全可以当雨鞋使用,就算是在雨中行走一整天,仍旧能保持干爽。而且好的鞋子,制鞋工艺考究,即使长时间行走也不会让自己的双脚过于疲累。
衣服也是,一件好的冲锋衣,不光可以在大雨之充当雨衣,而且透气性极好,即使运动中出了很多汗也不会像雨衣一样闷热不透气。
第四、其实不管是户外装备与军用装备,都应该以人为本。
就拿背包来说,许多背包品牌为了让背包客在使用背包时双肩不会过于疲累,会通过人体工学的设计,通过一种叫做“背负系统”的东西,把背包的重量分担到腰、背、肩,让人感觉背包并不是背在双肩上,而是穿在身上的。
而且为了更贴合人的体型,还会为不同身高的人设计不同尺码的背负系统,因为不同身高的人脊背的长度会有差异,需要不同的尺码的背负系统来贴合背部曲线。
或许很多人都会疑惑:背包还有尺码?
没错,背包不仅有尺码,而且还会分男女款,因为女性胸腰臀比都和男性不同,为了不挤压到胸部,背包的肩带会做弯曲处理,腰带也要较男性紧一些。
可能对许多人来说,背包做到这样也就极致了,但你以为这样就结束了吗?
不,还没有结束。
一款好的背包,不光会考虑性别、身高、背长,甚至连胖瘦都考虑到了。
比如某品牌的经典背包,不光背包有尺码,连肩带、腰带都是可以拆卸的,以便消费者根据自己的腰围大小和胸背宽厚程度来选择不同尺码的肩带、腰带。
还不仅如此,这款背包的肩带、腰带的骨架部分都还是坚固耐磨程度堪比金属的热敏材料制作的,不光轻便结实,而且可以通过加热的方式来调节肩带、腰带的弯曲弧度,使之更加贴合个人体型。
当然,也只有需要大负重的人才会懂得这样设计一款背包的价值所在。
如果站在另一个角度来考虑,其实军用装备与户外装备在很多方面都是有共通性的,比如耐磨、防水、透气,在国外,很多户外品牌都在为军队提供服装、背包、鞋子、手套睡袋等各类装备。
以此来看,国内的军品是不是也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