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活着的千年古镇,钧瓷的故乡

  • 时间:

  我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留下的古镇、古城很多。但是真正有特色的古镇,却不多。说起以瓷器为特色的古镇,大家往往会想到景德镇。但是,在我国的北方山区,还藏着一座瓷器小镇,被世人称为“唯一活着的千年古镇”,它就是钧瓷的故乡——神垕(hòu)古镇。

  神垕古镇,位于河南省禹州市西南部;三面环山,由于山岭盛产煤炭、瓷土和釉料,奠定了后来成为钧瓷之乡的基础。早在夏商时期,此地先民就开始从事农耕和冶陶。唐宋时期,神垕古镇更成为驰名中外的钧瓷文化发祥地;尤其是北宋时期,这里是宫廷瓷器的制造中心。

  神垕的制瓷业也在北宋徽宗时达到了巅峰。钧瓷以其独特的窑变艺术被宋徽宗指定为朝廷专供,皇室的追捧,让钧瓷身价倍增。当时,每年只选送36件精品进献,其余一律砸碎深埋,不留民间;因此民间有云“黄金有价钧无价”、“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件”。而彼时的景德镇才露锋芒,当时的神垕早已是风头无二。

  而随着南宋时都城的南迁,位于北方的神垕日渐落寞,直到明清时期又再度兴盛。19世纪末20世纪初,因战乱灾荒频发,神垕的制瓷业一度陷入停滞。新中国成立后,神垕的匠人们才再次拾起传承了千百年的手艺,让窑火重燃。2016年开始,神垕古镇开始了长达数年的修复工程,当地斥资5亿,为的就是让这座“活着的古镇”能延续过去的风采。

  当乌镇、周庄、平遥等古镇一个又一个在国内打响知名度,藏在深山的神垕古镇虽然免费开放,但依然少有人知。好在游客不多的古镇更能远离喧嚣,保留本味。

  古镇由东、西、南、北四座古寨和红石桥、关爷庙两个行政街道组成。现存建筑主要为明清时期建造,其中历史遗存最丰富的一条明清老街,被称为“七里长街”。老街的路面用青石板铺就而成,古朴的青砖瓦房、精致的飞檐斗拱仍然诉说着过去的故事。漫步其中,也仿佛回到了那个遥远的年代。

  既然是瓷器小镇,那么钧瓷文化自然是这里的灵魂。老街上无处不钧瓷,家家户户都与钧瓷相连,大到景点、商铺;小到路灯、指示牌、百姓生活用品,都透露着钧瓷文化的影响。许多临街的店铺也多是售卖精致钧瓷的商店,里面的钧瓷风格各异,或传统或新潮,能感受到这座古镇从过去走来,向着未来前进的脚步。

  神垕镇瓷窑星罗棋布,窑神庙也处处可见。而伯灵翁庙,是全镇诸窑神庙中最著名的一座。伯灵翁应是一位能工巧匠,对北方陶瓷技术的传播、技艺的提高,作出了一定贡献。在文化落后的时代,人们尊他为窑神。钧瓷窑工们为了能得到神灵的庇护,就在此修建了这座庙。中国共有三座半窑神庙,像伯灵翁庙那么高规格的,仅此一座。

  时至今日,当你走进神垕古镇,映入眼中的仍是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经过了千年沉浮,这座小镇的钧瓷之路,却始终未曾变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