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远方“金秋红”地标在深发布

  • 时间:

“高林红叶得霜醉,故国青山入梦多”。今秋各地红叶、彩叶观赏旅游活动特别红火。当下已入秋冬之交,观红阅彩旅游活动渐入尾声。大江南北特别“养眼”的红叶、彩叶观赏好地方分布在哪里?

11月23日,中商产业研究院美丽乡村研究中心与中国国土学会研究中心、国土书画研究院、国土名片网、美丽国土名片主题艺术创作组等机构合作,建立“诗与远方地标联合课题组”及数据库,在深圳评荐发布2018诗与远方“金秋红”地标。获荐目的地200处,让旅游者一榜尽览“金秋红”。

联合课题组经过三个年度的调研,按照合作研发的《诗与远方地标评价体系》“资源禀赋优势度、地域文化底蕴度、生态文明重视度,空间格局优化度、文旅产业融合度、远足位置清晰度、视觉美感吸引度、品味体验亲近度、科普知识传递度、可持续发展价值度、公众口碑赞许度、文旅形象可塑度”等十二项观察指数,进行有关目的地研究与推荐,并建设“诗与远方”地标数据库,择优遴选200个重点名录进行持续性、动态性研究,不懈向海内外旅游者、旅游者、各类文化旅游机构进行点评推荐。联合课题组组长乔惠民执笔为列入数据库的重点名录“画龙点睛”,撰署形象锦言。

乔惠民介绍,该项属于公益性课题,三个年度以来的调研和数据库建设费用均由中商产业研究院公益承担,该院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是行业领先的产业咨询服务机构,是产业咨询业新三板上市股组成机构,合作建设有国土经济数据库,具有国颁涉外调查许可证。近年来,该课题组持续对我国具有秋季气候物候特征及观红阅彩价值的景观树种资源地进行考察研究,取得一定成果。根据课题研究,初步发现相关主力植物有九十多科、六百余种,而且随着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措施不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深化,相关资源广阔度、丰富度、景观度、为人类生态的贡献度更加日益显现。因此,此项研究,将力求促进“金秋红”成为广大旅游者、自驾者、摄影家、书画家追逐的地理物候景观与地标,进行大力发掘、保护,进一步开发利用其特有的观赏、环保、科普及产业价值。

联合课题组执行组长、数据库负责人杨云称,2018诗与远方“金秋红”地标数据库共择优列入200个重点目的地名录,排名暂不分先后。他说,本课题只代表民间第三方一家之言,对任何入列目的地不颁发奖牌,但可以赠献著名书法家题写的形象锦言榜书以表贺仪。根据有关专家和旅游者建议,联合研究机构动议于明秋与有关旅游机构、目的地联合举办诗与远方“金秋红”大地景观博览会、主题科普大篷车、墨宝美图代言展等系列活动,并根据课题组专题征集收集的华夏古今红叶题材万首诗词,拟选择重点目的地打造“金秋红”诗林墨海景观,以提升“金秋红”主题文化深度与厚度,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秋季观红阅彩、愉悦身心的高雅需求。他欢迎有关旅游公众、专业人士积极参与发现、推荐、传播“金秋红”新地标和各类富有特色及地标意义的“诗与远方”好地方。
转载自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