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与“攀”

  • 时间:

 晚年,他还编写了《中国桥梁史》、《中国的古桥和新桥》等。尽管他已离开人世近30年,但他的名字却永远地刻进了中国桥梁发展史。他的成就源于他的善良,源于他从小就希望拥有结实而不垮塌的大桥的盼想,源于他而后为之的不断努力和攀越。

  小时候,茅以升家住南京。离他家不远的秦淮河,每年端午节都举行龙船比赛。比赛的时候,两岸人山人海,河面上的龙船披红挂绿,船上岸上锣鼓喧天,热闹的场面实在让人兴奋。茅以升跟所有的小朋友一样,每年端午还没到,就辦着指头等看龙船比赛了。

  可是有一年,茅以升因病而没有看成,却听到了因看龙船比赛的人太多把河上的那座桥压塌了的不幸消息。茅以升想象着那些纷纷落水的男女老少们的凄惨景象,心里非常难过。病愈后,他一个人跑到河边, 默默地看着断桥发呆,并立下了长大要做一个造桥人的志向,而且发誓建成的桥要结结实实、安安全全。

  从那以后,茅以升特别留心各式各样的桥。出门在外,不管碰上什么材质和模样的桥,他都要反复观察,仔细揣摩。读书看报遇到桥的资料,他都细心收集,分析比较。他勤奋学习, 刻苦钻研, 经过不懈的长期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为了我国当代赫赫有名的桥梁专家。

  读茅以升的成长经历,在让我深感敬佩和敬仰的同时,也让我联想到了“盼”与“攀”这对谐音汉字在人的成长中的作用。

  “盼”,当然是指希望、想望、渴望,也常引伸为志向、理想和抱负。“攀”,最直接的意义就是抓住东西向上爬,也常引伸为朝着目标而不断追求、坚持和奋斗。单从字面上看,“盼”与“攀”似乎没有什么必然联系,但从其引伸的含义看,它们便是人的成长和事业发展的极其重要的助推因素,是人之为人的重要精神支撑,并且“盼”是 “攀”的基础和准备,“攀”是“盼”的实施和行动。一个人生发了心中所“盼”,又按照所“盼”事物的运行规律去行事、去“攀”登、去“攀”摘,一定便有收获的喜悦。茅以升的成功之路,就是在对桥的“盼”与“攀”中所铺就。

  “盼”,是一种心理欲望和急迫的心情,也是一种执著的期待和行为指向,能激发了人的活力和创造力,助推着人、社会和自然环境的改变,人要为人并有所作为就应该有所“盼”。

  没有“盼”的人是不可想象的,只会是酒囊饭袋和行尸走肉。但“盼”的内容,却有雅俗、好坏、善恶、优劣、真假、对错之分。

  “盼”什么,决定着眼界,体现着作风,折射着品位,彰显着品质,影响着前程。自私自利的人、心怀恶意的人,“盼”的内容不是损人利己,就是歪门邪道,只会为社会所诟病。

  好高骛远的人,“盼”的是虚无缥缈,只会是不切实际的无思乱想。层次低下的人,“盼”的只是感官的满足和物质的享受。务实而又向好向善向上的人,“盼”的内容却总是充满着善良、怜悯、体恤、关爱、积极和美好,而且是通过努力能实现的目标,是跳起来能摘到的“桃子”。那些为人民、为国家、为民族有所贡献的人,都是首先心存这种好“盼”的人,很能打动人、感染人。


转载自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