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与“裁”
- 时间:
习总书记这些情真意切的话语,既是一股春风,给我国广大的知识分子以极大的鼓励和温暖,又是一盏明灯,为全党全社会如何正确对待人才指明了方向。
何谓人才,通俗地理解,就是那些能将知识予以很好活化和运用却又不损害他人利益的人。那些用出类拔萃的聪明才智为人民、为国家、为民族谋福祉,具有浓厚家国情怀和强烈社会责任感,重道义、勇担当的人,还可称之为英才、雄才和伟才。
他们是社会的精英、国家的栋梁、人民的骄傲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也是地方发展、企业壮大的第一资源、第一宝贝和最核心的要素。有了人才,就等于有了根本,所有问题都不成问题,无可化为有,穷可变成富,弱可转为强,后可赶上前。我们党历来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建设,我国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之所以能得以顺利推进就是得益于各种人才的支撑。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方,乃至一个单位、一家企业,别的资源可以少但就是不能少人才,有的东西可嫌弃但就是不能嫉贤妒能。
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就是落实好关于人才要“关心”、“尊重”和“凝聚”、“用之”的要求。
在具体的实践中就是当好“裁缝师傅”,把那些不利于人才成长、有害于人才作用发挥的各种不利因素统统地“裁”去,“裁剪”出人才辈出、人才济济,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喜人局面。
“裁”去短视来育才。人才不是喊有就有的,而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必须克服只用不育、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等短视行为,用长远眼光和战略思维来对待人才的培养,从娃娃抓起,从教育抓起,从培训抓起,从实践锻炼抓起,从各行各业的人才成长规律抓起,做到该投入的不吝啬,该保证的不缺失。唯有这样,才有“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人才不断,事业永新。
“裁”去偏见来识才。人才并不等于是全才,绝大多数只是某一领域或某个方面的专家能手,而且往往还具有自己的个性,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有缺点或缺陷,如果用求全责备或固有的眼光来看待人才,那这世界上可能就没几个人才。
只有根据事业发展需要,看长处、看亮点、看主流、看未来、看是否有利于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你的眼睛才能看得见人才,人才也才乐于一展身手,奉献出自己的才华。
转载自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