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走过每一“天”

  • 时间: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我省文化和旅游系统落实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开局之年。

  在这一年里,世界范围风雷激荡,神州大地波澜壮阔。

  在这一年里,湖南文旅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文化创意基地、全域旅游基地的要求,攻坚克难,锐意创新,共绘蓝图。

  在这一年的365个日日夜夜,我们为湖南文旅的每一项改革创新发展的成果见证着、感动着、兴奋着、震撼着、憧憬着……

  那些依然鲜活的点点滴滴,凝聚为湖南文旅珍贵的记忆。

  如日中天——文化和旅游主要指标持续增长,整体实力跃上新台阶。公共文旅服务体系建设由“基本型”向“现代化”有力迈进,全省29个县市区率先完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目标任务。湖南图书馆、株洲市文化馆等5个国家级、省级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试点任务提前完成。预计全年文化和创意产业增加值达2503.63亿元,占GDP的比重为6.35%。今年,春节、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假期,我省旅游市场异常火爆。中秋假期,我省实现旅游总收入137.84亿元,位列全国第一。今年1至11月,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7.44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362.6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94%和14.11%。预计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8.28亿人次、同比增长10%,实现旅游总收入9442亿元、同比增长13%。

  砥柱擎天——坚决贯彻中央部署,发展氛围空前高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重要论述,省委书记杜家毫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研究部署全域旅游基地建设工作,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文旅融合的决策部署,强力推进全域旅游基地建设。省长许达哲多次会见国家文化和旅游部领导,听取文化和旅游工作汇报,赴省文化和旅游厅调研工作。省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十大特色文旅小镇建设,把文旅工作纳入省政府完善真抓实干有关激励措施等重要文件。按照家毫书记指示,省委政研室联合相关部门赴省内外调研全域旅游发展。各市州和各县(市区)在深化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上推出了新思路、新举措,取得了新成效。岳阳率先召开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工作会议,下发《关于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强市的实施意见》。张家界着力打造中国旅游演艺之都。益阳聚力打造历史文化名片、国际文化名片、“三周”文化名片。邵阳初步构建了“一核、双心、两翼、三廊、四板块”文旅融合新格局。

  甲第连天——坚持改革创新,多项工作走在前列。湖南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建设、文化生态区保护、文化旅游消费、文化旅游扶贫、厕所革命、法治等工作得到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肯定,一年来先后近20次在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大会上做典型经验发言。我省长乐抬阁故事会、九芝堂传统医药文化2个项目获评“全国优秀保护实践案例”;雨花非遗馆“活态”传承实践被公布为全国首批十大“非遗+旅游”典型案例,民族歌剧《英•雄》获“第十六届文华大奖提名剧目奖”,花鼓戏《桃花烟雨》、京剧《梅花簪》等10台剧目以及歌曲《我是你的鸽子花》、《让爱在阳光下连接》入选“湖南省第十四届五个一工程”作品奖,我厅获2018年度省直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考评优秀单位、全省“七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一年来有28项工作荣获国家和省级荣誉。
转载自新浪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