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游客分散秩序井然

  • 时间:

虽然天气转暖,但疫情防控处于关键期,还没到上公园扎堆撒欢儿的时候。记者昨天探访本市多家市属公园发现,正常开放的10家公园,游客量均大幅低于去年同期。

  颐和园五六十米一二游客

  昨天上午,阳光明媚。记者来到平常客流量最大的颐和园,只见东门外偌大的广场上,只有保安和几名工作人员,很少看到游客的身影。广场入口处的显眼位置,竖着限流公示牌和预约购票指示牌,售票窗口前设置了游客排队“一米线”,所有工作人员均佩戴口罩和手套。

  不一会儿,一对夫妻带着孩子打算入园,工作人员立刻迎上去,在距离他们两米左右的位置停下。“您好,请问您预约了么?”“预约了,拿身份证进去就行吧。”“是的,孩子有身份证吗?”“有。”“您在验票机上扫一下身份证就行了。”一家三口在得到明确提示之后,只用了几秒钟就迅速验证入园了,验票处的电子测温仪也已完成了体温测量。

  “把可能发生的问题提前问到,可以减少游客在门区的停留时间,实现快速入园。”工作人员说。

  记者在门区停留了半个小时,期间不到20名游客零零散散从东门入园。

  走进东门,景区内的人流更加稀少,大约五六十米才能见到一两个游客。园内所有展览和活动都已暂停,德和园等园中园景区门前张贴着关闭通知。园内游客分散,秩序井然。

  上周,颐和园公布限流管控方案,按瞬时客流量不超承载量30%进行管控,游客至少需要提前一天通过“颐和园”微信公众号预约,购票成功的游客需持身份证原件验证入园。为了有效防控客流聚集,海淀区青龙桥街道与颐和园管理处、颐和园派出所等单位密切配合,建立无缝链接的共同责任体系;同时利用高清摄像头和网上实名预约系统实时监控景区人流变化。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客流量增多时,将及时启动黄、橙、红三级预警机制,分别实施“减缓入园、暂停入园、只出不进”应对方案,并在门区售验票窗口、官方网站及微博适时发布预警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