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陆大省向开放强省转变

  • 时间:

 党的十八大以来,具有“一带一部”区位优势的湖南加速从内陆封闭走向创新开放,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蛋糕”越做越大、筋骨越来越强、大门越打越开,收获了亮丽成绩。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应如何推进湖南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实现从内陆大省向开放强省转变?《湖南日报》特约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并重 构筑内陆开放新高地

  邹质霞

  湖南作为中部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省份,经济结构完善,形成了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2018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5638.26亿元,为1978年的285.1倍;进出口总额3079.5亿元,增速居全国第四、中部第一,比1985年增长了1.4万倍;实际利用外资从1983年的26万美元增长到161.91亿美元,增长6.2万倍;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90家,在湘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193家,1500多家湖南企业走进了92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境外合同投资总额达233.82亿美元。在湖南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对外开放发挥了重大作用。

  今年3月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要求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以更大力度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开放;今年5月召开的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提出“扩大高水平开放”。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经济进入新常态背景下,湖南应发挥“一带一部”区位优势,全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着力打造内陆开放经济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