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擦亮的古村落戛陇塘
- 时间:
大清时代,安顺是滇黔官方的紧要交通要道,被称为“黔之腹、滇之喉”。现在, 在正本古驿道的根基上, 建筑了大批的官马小道, 把驿站改为驿铺,按离安顺隔断的远近称为头铺、二铺、幺铺等称呼,在全省设铺百处,官马小道五十多条。而戛陇塘村处在安顺至云南的驿道上。
沿着戛陇塘村消水洞标的目的的古驿道往山垭口上走,半山有道围墙,据陪伴我们的村支书张仕明引见,清代明国期间,从镇宁驮盐至化处左袒走的便是这条道。
消水洞
古驿道
城门异景
道旁有一地皮庙,供奉着一个骑虎的仙人。在离山垭口不远的的一个偏岩下,竖着放着一些小柴棍,听说是行走古驿道的人到这个地方只要用小木棍在岩下一放,脚就不会酸,困倦困倦就会一扫而光,走起路来就更有劲。我想,这是一种“肉体得胜法” 罢了。往前走不远,有一堆石块堆叠起来的石包,听说走驿路的人离开这里时都要毒手丢块石头在石包上,做买卖就集聚财。
土地庙
小石堆
古驿道上的戛陇塘是六枝特区生活生计得较为完备的古村子,起源,沙家土司曾在此住过。寨子四面墙垣围绕,屋宇数百栋,环抱村子的4座山头上都修有古屯,古屯表里筑有三重修于大清康熙年间魁伟的石围墙。第一重围墙建在寨中的山顶上,防兵匪;第二重围墙附寨而建,围墙内侧有护寨通道,将整个戛陇塘围在垓心;第三重围墙除了砌有石墙,在平坦的地段及山垭口,栽培了皂角、山查、山君刺、阎王刺等,无论人畜走近,都市望而却步,毛骨悚然。当然时过境迁,气象万千,透过苍桑工夫,仍能触摸到历史的头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