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三省”的古镇 被誉“小上海”

  • 时间:

河南淅川,是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年岁时期楚国的800多年历史中,有300多年定都在丹阳(今淅川),丰厚的文化本相与得天独厚的人造状况付与了淅川丰厚的观光资本。脱离淅川,最值得一看的奇观,是位于县城西北部,豫、鄂、陕三省接壤处的荆紫关古镇。

据纪录,荆紫关镇造成于唐朝,因其坐拥“丹江通道”和“商淤古道”,自古就是商业商业焦点与军事要冲。在最隆盛的明清期间,古镇领有十三家骡马店、二十四家大商行,每一年运出桐油约5万余kg,生漆7.5万千克,运进食盐20余万公斤以及大批百货商品,被誉为“小上海”。

很少有人知道的是,针言“朝秦暮楚”的典故,就出自荆紫关。年数战国时期,秦国和楚邦兵戈屡次,而今荆紫关是两国的接壤地,一一小部分属于秦国,一一部分属于楚国。公元前312年,秦楚两国暴发了驰名的“丹阳之战”,秦国胜利后,将荆紫关一切归入疆域。不久后两国从新修睦,秦国又把攻陷的地皮还给了楚国。现代汉语词典将“厌旧喜新”表白为“长久偏向秦国,暂且又倚赖楚国,譬喻人重复无常。”

与周庄、乌镇等诗情画意的江南古镇比照,荆紫关古镇有着加倍富厚的古建筑文化遗存。创建于公元1772年的“明清一条街”,全长2.5千米,街道两旁现存清代修筑1500余间,在街道的最南端耸峙着一座高7米的破产,依稀可见古镇昔时的繁华。2001年,“明清一条街”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顾惜单位”。

旧时商行之间为了虏掠市场,拉拢客商,在荆紫关古镇营造了大量异彩纷呈的庙宇会馆。个中始建于清崇德三年(1638年)的“平浪宫”,是天下生活生计最完整的杨泗爷神庙,也是古镇的标记建造之一。2013年国度邮政局发行的《中国古镇》邮票一组8枚,个中第四枚便是荆紫关“平浪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