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唯一保存下来的城门古迹

  • 时间:

  历经600多年风雨,杭州唯一保存下来的城门古迹就是凤山水城门。凤山水城门始建于元朝末年的1359年。钱塘江水,"自龙山河涌入凤山水门",通过城内阡陌纵横的水道,出武林门水门,和京杭大运河连在一起。凤山水门既是龙山河的北端端点,也是扼守江南运河通往钱塘江的咽喉。

  现在看到的凤山水门,与以前不同就是少了闸门的影子。过去的凤山水城门也是这样,由南北两个不同跨径的石砌拱券并联而成,中间有一方形闸档,闸档后面的石雕门臼可以用来升降闸门。拱券顶部有蟠龙锁石,用来锁住闸门。城上建有一楼,可屯兵百余,既可防御敌兵偷袭,又可开闭闸门调节河水。

  作为运河杭州段,城内运河上唯一的一个城门古迹,凤山水城门在运河历史中有其特殊性和唯一性,它风貌的原真性、延续性、完整性,体现在凤山水城门下,近二十米的河道保留元明时期原状。而杭州段运河河道线型、尺度、及驳岸等因城市变迁和航运发展而改变了。因此,凤山水城门被列入中国大运河申遗点,并于2013年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水城门的不远处,看到一座反映古时候平民生活的雕塑,雕塑基台上是水浪中航行的一条小船同,船上有一家四口,男主人在船后奋力划浆,船舷边挂着几条活蹦乱跳的河鱼,船舱边竖挂着一串“福禄寿禧”的红灯笼。

  前舱坐着女主人和她的两个儿子,大儿子依偎着一条小夠,小儿子让娘抱在怀里,身边有着包扎好的礼物包,座位前还有一排酒坛子,一家人脸上都很喜庆,好像只要进了凤山水城门,就到了姥姥家一样。这一家人把简单而又富足的表情写在了脸上。

  这边水城门旁边,欢乐的唢呐声响了一路,河岸上喜庆的鞭炮响个不停,原来抬新娘子的花轿到了,新郎官搀着蒙着红盖头的新娘要跨火盆进家门,抬嫁妆的正在船上往下卸,一抬又一抬丰盛的嫁妆排了几里远。这是一块反映杭城婚嫁的市民生活的浮雕。

  这块浮雕里,反映的是繁忙的码头,一船又一船的木头通过凤山水城门进了城,木材的需求量这么大,说明那时候杭州正在大搞建设,建筑业、造船业、生产工具制造以及海塘修建等方面对木材的需求量很大。这就给当时的徽商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徽州商人间有句话:“要发财,贩木材。”

  这里就是杭州中河两岸小市民的市井生活了,靠着运河水过日子,以舟代车,三百六十行,都有自己的生活哲学与追求,生活就是五花八门、丰富多彩,吃穿衣食行样样少不了。小日子过得只要“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就可以了。

  这幅浮雕画里的人好像离烟火气远了些,都是些有钱有闲的人吧,或许他们已经没有衣食之忧,有一些文化上的追求了,他们的生活空间里布满了园林之趣,或许他们在斗诗作画,或许与伶人一起研讨歌赋词曲,要粉墨登场,他们也代表了杭城一部分人的生活状态。

  杭州凤山水城门遗址还是值得一看的,这是中国大运河在杭州城内的延伸,沟通了江南运河与钱塘江,有它独特的地理位置,也成为了杭州城池变迁的重要坐标。2014年,凤山水门遗址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的遗产点之一。